问观众喜欢看她拍什么,得到的回答大概会是“全部”、“都可以”、“相信她的眼光”。
所以,《美人与猛兽》就这样爆了。
《美人与猛兽》的内地票房,彻底证明了凌穗岁在商业片上的强大号召力。
年轻人,甚至还包括中小学生,这些群体看她的电影都不是单纯看电影,而是一种社交行为,也是朋友圈的跟风打卡项目。光靠着这层滤镜,只要电影水平别太差,至少是个合格的爆米花片,她下半辈子吃老本也能过得很滋润。
发言的员工只是顺带提了句,主管却已经幻想上了。
他觉得这种“合格的爆米花片”,大树传媒也能拍嘛。只要能请到凌穗岁,公司还不得赚死。
小周:……
你是真敢想啊,咱要不先睁开眼睛,看看凌穗岁合作的都是哪些电影公司呢?
人家这部是迪兰德,下部是沃纳,都是成本过亿(美金)的大制作。她明年的档期说不定还有好莱坞几大制片厂排队等着,除非凌穗岁想做慈善,否则怎么可能轮得到大树传媒。
主管还举了《嫁不出去的姐姐》当例子,用来证明凌穗岁也不是只和大公司合作。
小周听到这就更想吐槽了,那片子一看就是冲奖的呀,但你想拍的是爆米花片,搞不明白这其中的差别吗?
提到姐姐,就有人提到女导演。
有人说,《美人与猛兽》就一直在营销女导演和电影里的女性主义,已经有好多博主做了“迪兰德公主形象变化”、“百年来女性影视角色形象变迁”的专题,在讨好女观众、迎合女性需求这方面,迪兰德深谙其道。
对于上面这些,小周是很认同的,但这位同事说着说着,内容就偏了。
对方并没有在“女导演的电影有什么特色”这个议题下深入分析,而是拿大树传媒待播剧举例,要怎么向迪兰德学习这种用女性主创、女角色当噱头的营销方法,有某些剧情,可以这样那样地发散宣传……
小周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她记得那一段的剧情明明不是这样,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欺骗观众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