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方沙城下面的第二移动医院,各科备班随时出动。
忙的不仅是医护,连食堂大厨和志愿者们都在加班,原因也很简单,这群病人真的太瘦弱了,“人是铁饭是钢” ,不管库房里有什么,先做些出来给他们垫肚子。
做什么好呢?大厨问了邵院长以后,煮了好几锅杂粮粥,毕竟都是虚弱的穷苦病人,没什么比粥更合适、也更暖人的了。
很快,大厨和志愿者们就推着装满粥锅的车,先送到急诊,再送门诊,最后从医院西门放到方沙城下,用一次性塑料碗和勺子,分发给能进食的病患们。
因为百姓对巡视护士们的恐惧,以及对飞来医馆的尊敬,分发时井然有序,没出任何乱子。
事实上,大厨低估了杂粮粥的诱惑,大郸百姓们连塑料碗底和小勺都舔了一遍,才万般不舍地把这些扔进黑色塑料袋里。
虽然在医护眼里这多少有些不雅观,但百姓眼中的珍视和感激仍然给了大家不小的震撼。
医护们最关心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完成第五项任务,但不论检查、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时间,希望天亮以前能忙完。
而抢救大厅里,医护的备班已经在上班,他们穿梭在病床之间,各司其职。
邵忆秋实在等不及,直奔检验科领到了厚厚一撂化验单,看到各种向上和向下的箭头,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怎么办?
没等她用对讲机摇人,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医生们就已经进了抢救大厅。
邵忆秋把化验单递给他们,看完以后直接无语望天花板,他们血液里汞含量这么高还能活到现在真是奇迹!不是,古代人都这么扛造吗? !
刚从留观室下来的魏璋,看到医生们的表情,接过化验单就看到向上或向下的箭头,难得皱眉:“特别糟?”
“如果是现代人,应该已经死了。”神经内科凌医生回答。
魏璋可不好骗;“你们别逗了,我看过老爸的历史书,鎏金工艺从战国开始出现,大郢也有,没怎么见过中毒的,我也做过,现在也好好的。”
邵忆秋回答:“是,你做过,但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