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种花家深藏的基因隐隐觉醒。
因为国都城到方沙城的路畅通无阻,方沙城还在重建,魏国公召集国都城车马行的掌柜们商量,开拓一项新业务:“飞来医馆看病接送”。
约定接送地点,满六人就发一辆车,按路程收费。
“接送业务”走薄利多销的路线,所以往返车费,百姓们也能勉强负担得起。
这样一来,拿着退税购买米面粮油的百姓们,就可以租车去方沙城看病。
对寻常百姓来说,家里所有人都是劳动力,有人生病就有损失,不如咬咬牙去飞来医馆求医,毕竟那里的医术甩国都城医师们好几条大街,不,甩他们几座城。
谁也没想到病人来得这么快,刚拆了没几天的移动医院再次搭起来,但是搭在了方沙城外,避免了重建的嘈杂,也缩短了往返距离。
移动医院作为临时门诊大厅,先预检分诊,严重的病患送进医院,不严重的就在移动医院里。
因此,医院门诊大厅的巨幅电子屏,进度条行进得很快。
第104章
两座移动医院里, 全院各科医护们走马灯式地处理各种各样的病患,急诊、手术室和骨科也都有各自的忙碌。
邵院长照常和金老巡视医院,第一站总是抢救大厅和留观室, 月儿像平时一样在长廊慢慢挪,一步又一步, 虽然走得慢却很稳, 充满活力。
住在留观室的慢性汞中毒的鎏金匠人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解毒和营养支持治疗, 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口腔和鼻腔粘膜出血已经停止,牙龈肿胀正在消退,不再一张嘴就亮出肿胀渗血的牙龈;肺部感染已经痊愈,偶尔会习惯性咳两声。
但,他们的肢体震颤和不可逆的脑功能损失, 并未减轻多少。
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医护们来说, 慢性汞中毒的后遗症很多, 他们以后的生活有些艰难。
至少,命保住了。
邵院长:“不知道大郸精造局的工匠们有没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