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时间会安排学习和自由活动。
所谓学习,一般都是背诵监狱的管理规章制度,或者朗读一些法律法规的条例,薛锐听有个在这里住了几个月的狱友说,他已经无聊到去数制度文件里面某个偏旁出现的频率,但是每次都数的不一样,可见会计的活不好干,他不应该强迫会计加班。
自由活动就好理解很多了,首先相对自由,其次能够活动起来,因此比较受被押人员的喜爱。拘留所的活动室有些监狱采买或者企业捐赠的健身器械,也有乒乓球桌之类的大众运动的运动器材,户外还有篮球场地,除了被人盯着,其他跟大学生体育课差别不大。心态好的人来了,蹦蹦跳跳,三高都能下去不少。同寝室的狱友很热情,担心薛锐内向在这里混不开,拉着他打乒乓球。开始薛锐不太会,他没有接触过这项群众基础非常夯实的运动,但学了一会,基本就很少输了。后来连狱警和他对局都要排队这就是后话了。
比起活动的相对丰富,里面吃的比较一般。早饭有鸡蛋榨菜,午饭和晚饭每顿饭食堂只做一道菜,大锅菜,萝卜和土豆、白菜轮番上阵,还会有豆腐之类的豆制品一起炖在里面,用能装得下活人的巨大保温桶运到监区。也不是说没有肉,分到每个人碗里还是会有一块肥多瘦少的猪肉的。薛锐对于吃没有什么要求,所以吃起来还行。甚至觉得食堂的馒头很香,比启辰餐点师傅做的碱水面包要更可口。其他犯人会让家属往监狱要求建的银行卡里存点钱,能买点火腿和泡面吃,在这里,火腿和泡面是仅次于香烟的硬通货。
后来,直到薛锐走的时候都没有买过小商店里的食物,清卡发现还剩了不少钱,不知道是谁存的,不知道是不是律师提醒的。他把里面的钱全都买了吃的,请狱警帮忙分给了同宿舍的狱友。
关于小商店,和一般人印象里的不大一样,有点像奢侈品的销售方式,只有符合一定资格的在押人员才能优先选购,这里说的“资格”倒不是配货的数量,而是在看守所的表现,有一个得分和扣分的统计表格,拿够多少分或者排进前多少名就可以被列为“优秀”。选购方式是预定式的。每一批进货的数量有限,报告给狱警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负责管理小仓库的人会根据预定的数量进货,也不能保证每次预定都能定上,货品不足或者进货源问题,会导致出现短缺。
薛锐没有关注过自己卡上的余额,他只在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