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往下呢?到各村,再到各个村民,又能分到多少?
苏林瑾知道,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跟她已经没什么关系,但她还是忍不住想起了双手在土地里刨食的村民。
她抬眼看向制药厂:“张同志,我想到一个点不知道该不该提。”
“您说!”采购员对苏林瑾态度很恭敬。
听说是厂长以前老领导的孙女,自然要恭敬着。
苏林瑾看了眼刘爱玲,这里先别翻译。
后者回了她一个懂得的眼神。
“这里的管理很原始,村民上头有村,但村长其实是邦主的人,所以,为了保障收上来的药材有统一标准,我建议直接把要求要说细一点,收一批货厂里就给一批的钱,但是需要村民签字,这样减少中间差价,村民也不至于糊弄,把太小的挖出来。”
采购员一听就懂了。
他们给25一斤,但对面这个一身绣花的老男人往下分还不知道会克扣多少,村民本来明明看在价格份上可以挖大棵天麻的,说不准就挖过来一些小的坏的充数。
果然还得是懂这里的人提醒着。
采购员是个人精,扯开话题谈了些别的之后,才又把话题引回合同细节上来,果然听到需要收到钱的村民签字,邦主有些急眼,叽哩哇啦用土话说了一长串。
刘爱玲听着也急,使了个眼色:我照实翻译吗?
苏林瑾听多了这里的土话,约莫猜出他意思是不好管理。
便直接问厂方代表:“邦主怕村民不好管理,到时候闹事。但我想这不是常规操作么?有了这种清单对大家都有好处吧?谁交的货好,谁的货不好,厂里清楚要不要收,邦主也能知道哪些村民的活不行,是不是这个理?”
她也不是随口乱说。
上辈子给一家公司做融资租赁,她们单位作为资方,可是定期要去现场清点设备清单的。
采购员笑了,这邦主打什么主意从他前后的表现就能猜出,可站在他们厂的角度来说,这跟他们没关系,只要东西好交货准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