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一上午的时间,就买出了一万五千多石,买到粮食的百姓无比喜笑颜开,高兴地手舞足蹈。唐毅暗自叹息,今天怕是最后的机会了,要是买不到粮食,以后就等着过苦日子吧。徐渭没有留在常平仓,而是走街串巷去了。他跟着唐毅这段时间,越发肥头大耳,就算脑门上贴上徐文长,别人也只当他是疯子,根本没人在意。徐渭从粮店开始,走遍了小半个苏州,不管大小,几乎每个铺子都看了一遍。越看越是心惊胆寒,越看越是惶恐不安。今天一匹棉布正式突破了十两银子,其余鸡鸭鱼rou,蔬菜水果,都涨了三五倍不止,老百姓兜里的银子买什么都不够。鸡蛋只能论个买,韭菜要数着几根,徐渭都看傻眼了,一个鸡蛋炒几根韭菜,还不够他一筷子呢,没准就是一家人的晚饭了。从菜市场出来,徐大才子就暗暗发誓,从今天开始,每顿只吃一碗饭,一道菜,危机不结束,绝不加餐。正在他向着的时候,突然看到不少百姓从一家店铺出来,每个人都挎着筐,里面装着红纸包的圆乎乎的东西,看样子又大又沉。徐渭乐了,还是有善心的商人,东西卖的不贵,大家都买得起。徐渭激动之下,就想赠送一份墨宝,可是走到近前傻眼了!两个硕大的字悬在当头。“煤铺!”敢情是卖煤饼子煤球的,明朝的城市十分发达,很难想象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城市光是烧柴禾,那要砍光多少山林才能够用!煤和炭早就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一两银子差不多能卖七八百斤炭,足够用两三个月。平淡无奇的东西,现在就卖得高大上了!用红纸包着,和月饼一般,二十文钱一块,您还别讲价,今天不买,明天就涨价。徐渭气得差点昏过去,他一怒之下,从旁边的铺子借来笔墨,站在粉墙前面刷刷点点,画了起来。有些好奇的人不明所以,凑过来仔细看着,只见徐渭寥寥几笔,画出了一僧一道,画完之后,提笔写下“僧在有道”四个字。有人念了几遍,突然恍然大悟,僧在有道,就是“生财有道”,把煤饼当月饼卖,还真是生财有道啊!看了看掌柜的和伙计,那副嘴脸和画上的僧道真有七分相似,骂得好,讽刺的犀利!大家放声大笑,鄙夷地看着掌柜,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给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