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的京察自然就成了靶子,不少官员都跃跃欲试,想要推翻京察结果,替那些丢官罢职的翻案,只是严党努力压着,没有成功而已。但是明年就是正儿八经的京察之年,一旦吏部落到他人的手里,对严党来说,绝对是一场残忍的屠杀。而且有过李默的前车之鉴,肯定会更加小心,躲开严党的算计。严嵩摇摇头,“唉,文华一去,有谁能顶下吏部的担子啊?”“爹,儿子以为不在于咱们推什么人,而在于对方推什么人。”严嵩寿眉一挑,深以为然地点头,他们父子在赵文华身上已经栽了,如果对方推举的人员资历名望足够,嘉靖多半会顺水推舟,乐见其成。那徐阶究竟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呢,首先就是吏部右侍郎冯天驭,他也是心学门人,和唐顺之徐阶的交情都不错,做过右副都御使,还做过刑部右侍郎,资历勉强够得上,但是他本身是吏部的侍郎,接尚书总会有些瓜田李下。除掉冯天驭,剩下的就是礼部右侍郎赵贞吉,右都御使郑晓,虽然品级够了,但是毕竟没有独挡一面,相比之下,严嵩这边有礼部尚书吴山,工部尚书吴鹏,刑部尚书欧阳必进,都是极好的人选。虽然嘉靖厌恶严党,但是也不至于把官场的规矩都扔到了一边。严嵩盘算来盘算去,问题似乎不大,疑惑地看着严世藩,他到底担心什么啊?严世藩只是苦笑了一声,吐出三个字,可把严嵩给吓了一跳。“唐顺之!爹,如果徐阶推举唐顺之呢?”这下可把严嵩给问住了,唐顺之身为兵部尚书,政绩斐然,而且成名又早,不巧他还有一个宝贝徒弟唐毅,爱屋及乌,嘉靖对唐顺之的看法很不错,上一次抢夺东南总督的时候,徐阶就提到了唐顺之。如果这一次徐阶再推举唐顺之,抢夺天官,严党这边能阻挡的人还真不多!唐顺之不光有名望,也有才干和实力,尤其是他在文坛上名声极大,又领过兵,这样文武全才的家伙,战力强悍,远不是温室走出来的京官能匹敌的。如果让他坐稳了吏部尚书,和徐阶联起手来,足够严党喝一壶了。“绝对不能让唐顺之抢下天官之位!”严嵩咬着牙说道。严世藩用力点头,“没错,不只是天官不能让,最好能把唐顺之压在东南,永世不得翻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