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商业利益,还要顾及社会安宁,百姓民生。譬如说,今年安溪的茶园就扩大了上百万亩,我听说明年增加更多。茶园增加了,茶叶产出多了,就能多赚钱吗?我看未必,毕竟海外的需求是有限的,出产茶叶的也不只是福建,一旦产生恶性竞争,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再有种茶叶多了,粮食就少了,如何弥补缺额,保证粮价稳定?还有,商品外销,粮食调运,这些事情多了,现有的道路能不能承担,要不要多修路,增加马车舟船。”唐毅耐心总结道:“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有人去评估计算,拿出全套方案,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说着,唐毅看了看海瑞,笑道:“海大人在晋江任上,清正廉洁,不知疲倦,一个人就把数以千计的案子处理得条分缕析,让人钦佩。不过市舶司千头万绪,可不是一人能处理的,海大人可不能吝啬金钱啊!”海瑞老脸一红,郑重道:“大人教诲,我记住了。”“嗯,至于朝廷方略,我人微言轻,不敢多置喙,但是有一件事很明白,如果市舶司有利无害,朝廷就没有理由反对。说到底还是在大家伙的身上,所有人都要照章纳税,纳税,纳税!”唐毅连说了三遍,笑道:“成了,大家伙要是有兴趣,可以到晋江县衙,咱们开诚布公,谈个三天三夜。”“好啊!”众人纷纷拍手,高谈阔论,欢笑之声不断。其实他们不在乎唐毅说什么,只要他还关心市舶司,没有意志消沉,哪怕他成了白衣之身,说出来的话还是有足够分量的。唐毅的这番谈话,使大家伙的信心重新燃起来。原本还犹豫的人也都清楚了,哪怕换了提举,市舶司还是姓唐,有什么好担心的。不管有多高的官职,有多大的财富,凡是前来的官员士绅,都争先恐后凑到唐毅这里,哪怕只是嘘寒问暖,也觉得倍有面子。渐渐的大家竟然把主人杨博给扔在了一边,众星拱月,都围着唐毅去了。杨博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面,杨俊民黑着脸,别提多难看了。“爹,唐毅那小子非但没丢面子,还成了狗头金了,大家伙都当成了宝儿,咱们反倒白忙活了一场,真是气死人!”杨博也是哭笑不得,他一没有料到唐毅有那么好的耐性,二没有料到海瑞竟然能主动行礼。你不是号称叫海笔架吗?往常你是唐毅的下属都不磕头,如今成了他的上司,反而磕头了,你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