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锋芒毕露不是什么好事,压一压,日后反而能跳的更高。贤侄,你以为然否?”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一下子就把处心积虑变成了小心呵护,严世藩自诩天下第一聪明人,比起杨博,还差着一大截。一个失职造成烧毁钦案证据,也是足够丢官罢职的,唐毅还能当县令,没有从官场上除名,说白了,就是嘉靖想要教训他一下,又不想废了自己的好学生,杨博纯粹是窥见了嘉靖的心思,才顺水推舟。说的好像有多大功劳,真是不害臊!同样,唐毅演技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猛地一拍脑门,如梦方醒,羞惭地说道:“小侄没有想到世伯用心良苦,实在是让小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感动的眼圈发红。杨博心说小东西,还是吃的盐少,太容易骗了,他爽朗一笑,“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以后有什么事情,只管和老夫说就是。”唐毅擦了擦眼角,感慨说道:“世伯如此说,小侄就斗胆了,还真有事情请您帮忙。”老杨博一愣,嘴角抽搐了一下,笑容是那么勉强。第452章又上当了杨博本来来两句惠而不费的话,就把唐毅给打发了,也不知道这小子是真被自己感动了,还是打蛇随棍上,竟然提出要求,弄得老杨博不上不下,好不难受。当然了,此老修炼这么多年,是不会被唐毅给轻易吃死的,他呵呵一笑,“好啊,行之有话只管说,老夫尽力而为就是。”言下之意,办不办得成,那就两说了。唐毅心里明白,可表面上还装得十分感动,“世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小侄观察,东南开海之后,生意会越来越繁荣,如今在东南的海面上有几千艘船只,日后恐怕会超过几万,甚至十几万艘大船,从事出海贸易的人要多达上千万,至于长途运输,奔波经营,那就更是家常便饭。别的不说,海上风高浪急,阴晴不定,船员水手都需要保暖衣物,东南出产的棉花纺织都不够,用来制作衣服被褥缺口很大很大,眼下已经有商人在湖广和江西等地种植棉花,供应东南的缺口,不过棉花怕潮,容易板结,保暖又差,分量也重,东南最缺少的其实是皮毛,尤其是羊毛。”听唐毅的话,杨博是真的吃了一惊,走一步,能看三步,已经算是高手中的高手。唐毅这小子是提前了多少步啊!从开海,到商船增加,到保暖御寒,再到棉花种植,又扯到羊毛……仔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