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刀兵相见。”如果吐蕃只是求亲还好,但他们点名要求娶李令月,这就难办了。武皇后还没有完全掌控朝堂,尤其是在军事部署方面,李治异常坚决,她插不进手。“母亲担心阿父会为了长久计,应允吐蕃求亲?”李旦皱起眉头,“阿父知道吐蕃想求娶令月么?”“他很快就会知道。”武皇后回头看着李旦,“旦儿,你的两位兄长心思太多了,至于显儿,他说的话没什么用。如果朝中有人敢劝谏你父亲答应吐蕃的求亲,你知道该怎么做。”李旦沉默了一会儿,“儿子明白。”武皇后缓缓道:“你也去隆庆坊吧,不要告诉令月,让她好好玩一天。”李旦捏紧藏在袖子里的绢帛,大踏步离开。武皇后看着幼子离去的背影,细长眉眼渐渐舒展开,勾起唇角,微微一笑,“还是太年轻了。”一旁的上官璎珞垂眸不言。武皇后扫她一眼,淡笑道:“你和永安公主交情很好?”上官璎珞老老实实道:“永安公主与奴有救命之恩,奴一日不敢忘怀。”在武皇后面前,不必有太多心机,她是上官仪的女儿,武皇后能破格录用她,看重的是她的才学本事,并非她的手段。武皇后点点头,很满意上官璎珞的坦诚。她微笑着道:“相王刚刚一直不敢提起英娘,令月问起英娘的时候,他脸色都变了。”上官璎珞心里一动,没说话。武皇后淡笑道:“他以为不提,我就想不到英娘身上吗?”庭院里静了一静,香烛熏熏,梵音飘扬,金佛似喜似悲的笑容越过朦胧烟雾,笼罩在众人身上。上官璎珞有点紧张,直接问:“殿下莫非想让永安公主代太平公主和亲吐蕃?”难道武皇后当初接裴英娘入宫时,就有这个打算?“你觉得我的主意怎么样?”武皇后眸光流转,脸上的精明算计之色一览无余。作者有话要说: 删除争议内容,评论里有详细解释。确认了一下,松赞干布当时很年轻,不小心把他的年龄算错了……前面说过,文中时间线和历史不符,人物年龄不符,如果按太平的角度来说,历史上的文成公主这时候其实还在世。…………文里有个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