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前一样?!武皇后不会无缘无故起这样的心思。李治知道武皇后确实早就有把十七和武家绑在一条船上的想法,当年她之所以劝他为十七赐姓,其实是为了给十七一个公主身份,以后再下诏把她嫁入武家。如此,武家人可以娶一个名义上的李唐公主,借以抬高身份。李治对武皇后的念头心知肚明,顺水推舟给了十七名分,但并不想让十七嫁入武家。武皇后看出李治和李令月都真心喜欢十七,武家人又实在挑不出一个能配得上公主的优秀子弟,只能暂且放弃这个计划。李治没有想到武皇后仍然不愿放弃,娶不了十七,就另辟蹊径,把十七变成武家的人?这个主意,绝不是武皇后突然灵机一动想出来的,肯定有人对武皇后说了什么,武皇后才会起这样的心思。而那个人,除了李旦,李治再想不到第二个人身上!李治脸上阴云密布。他这个年纪最小、默默无闻的儿子,果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要么甘于沉寂,一出手,就搅个天翻地覆。他竟然连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都敢算计!从礼部官员献上抄录的吐蕃国书以来,朝野震动,人人忙乱,唯独李旦从容不迫,抓住时机,逼得李治不得不改变初衷,一点一点软化妥协。细细想来,好像一切都在李旦的谋算之下。李治犹豫迟疑,左右摇摆,一直拿不定主意。李旦没有给他喘口气的机会,见缝插针,推波助澜,逼得他现在必须做出最后的决定。大臣们在前殿等候,十七明确拒绝过执失云渐,武皇后虎视眈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是事实上,传说中的吐蕃使臣至今还不见人影!“这样阿父才能放心。”面对李治怒意翻涌、山雨欲来的责问,李旦没有慌乱,平静道,“我明白阿父的顾虑。您怕什么,担心什么,我就先解决什么。英娘成了武家人,阿父还会坚持把她许配给执失云渐吗?”李治神色微微一顿,沉默良久,长叹一口气。如果十七变成武英娘,那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她继续保持中立。先有他的重视爱护,后又有武姓傍身,十七将来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波云诡谲的朝堂动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