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徐珑月的粉丝团写了足足三十万字的长文替她出头,虽然文章狗屁不通,但是要记住一点,一个人如果要和一百个人辩论一百天,其结果无论如何,最终还是你输。只是四百年不出人才的太乙派终于出了一个天才,就太乙掌教的说法苏惠兰就是“四百年一出的天才”,一时间天下道门都知道太乙派终于出人才了,替听雨轩出了一个免费的身外化身。按照乐观的估计,苏惠兰已得徐珑月的七分神韵,两个人只有站在一起才能分得清,而悲观的估计,也认为苏惠兰有了珑月的三分神韵。对于徐珑月来说,苏惠兰的出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有些应酬她不想去的时候,那么苏惠兰就会替她到会,苏惠兰身上的每一点光彩,都会集结在徐珑月的身上,而苏惠兰点点滴滴的失误,人们却只记在苏惠兰的名字上。只是大伙儿很快发现苏惠兰的好处,与高高在上的珑月仙子不同,请苏惠兰提剑论道要容易得多也方便得多,付出的代价也小得多。珑月结交的是帝王将相,苏惠兰却游走于民间,两个人一般神韵,一样气质,苏惠兰也会提三尺剑,讲德经,论黄老,清唱道曲,所学一样都不比珑月少。所以对于郑勇锋这种乡下土财主,苏惠兰是最好的选择。他亲上太白山,和太乙派的诸位长老谈心半月,又花费天大的本钱,才请来这位苏惠兰仙子来当压轴戏。别小看人家,珑月仙子登高一呼,就能在长安召集一两个军的浪荡子替她去死,苏惠兰的影响力也不小,她喊上一声,至少拉来一个幢的门阀子弟。珑月仙子在圣上面前说句话,便能让许多三品、四品的官员鸡飞狗跳,苏惠兰在那些高官面前说句话,也能叫一帮五品、六品的官员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如果不是郑家花了血本,她不会到这么一个乡下地方来了。她毕竟是天上的仙子。她的能耐出乎郑勇锋的意料,只要她瞄上一眼,被她注视着的人群就会安静下来,她轻轻走出一步,就会吸引全场的目光。从显露的气势来看,郑勇锋自认不是苏仙子的对手,这些不中用的家伙连自己都打不过,更不是苏仙子的对手了。这才是仙子的风范啊!与凡人是不能比的!程展又有一种淡淡的悲哀,这个女道士即便是仙子,也只能活在徐珑月的影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