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道:“抚恤士卒,本是正理。上头发下来的钱粮,够他们家中吃用几时?古来名将,尤重军心。平日里若不闻不问,糊弄士卒,不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到了上阵交战时,他们就会糊弄你。本队五十人,我皆视为手足兄弟,谁家有难处,但凡开口,我绝无二话。这几年来,大大小小战斗也打了七八回了,老李你说说,可有一个弟兄临阵溃逃?”
“此事哪能一概而论……”李延龄还欲劝说,却听门外吵吵嚷嚷起来。
“晦气,乞党家打不成了。李国昌父子欲并据二镇,朝廷下诏讨之,咱们天德军也要出动,真是晦气。”卢怀忠的大嗓门响了起来,听得众人心中一颤。
又要打仗啊?
注释1:守津,唐制,天下津济舟梁都有主官,黄河渡口就是一个“津”,有津就有令,这个令是正九品上。丰州黄河渡口并不在朝廷造册的名录中,但时局丧乱,藩镇节帅私设官职甚多,寻常之事。
第004章 李国昌
李国昌?父子并据二镇?
邵树德一把推开房门,看着正在院中说话的卢怀忠、任遇吉等人,道:“进来说话。”
说罢,一屁股坐在了胡床上,神色难看。
或许很多穿越者觉得打仗是好事,已经到了见仗欣喜的地步,但邵树德不同。经历过多次战斗的他只知道打仗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任你如何神勇,如何机灵,在兵凶战危的厮杀场上,都没有太多活下来的胜算。
降生在唐末这么一个混乱的年代,还地处局势混乱的边塞军州,邵树德早就对未来不抱任何奢望。他只想在这个乱世中挣扎求存。
活着,比什么都好!
李国昌这个人,邵树德还是听说过的。
他本名朱邪赤心,是沙陀酋渠,因为镇压徐州庞勋之乱而发迹。
咸通十一年(870年)十二月,李国昌以左金吾上将军的身份调任振武麟胜节度使、营田使、观察处置使、押藩落使、镇北都护,就是俗称的振武军节度使,至今已历七年有余。
李国昌的儿子便是李克用,少有勇力,在北地一带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