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20节
“某受大帅重托,率新泉军四千众南下会州,便是为了征讨吐蕃。”杨悦看着众人,和颜悦色地说道:“能杀吐蕃人的便是好汉子,不但不用行礼,还有赏!”
王全听了喜上眉梢,他现在听到赏字就激动,于是高呼道:“杨军使赏罚分明,果有名将之风。”
杨悦笑着指了指王全,道:“将俘虏带过来,某要亲自审问。”
三个俘虏很快被带了上来,全都是左衽、辫发,纯得不能再纯的吐蕃人的装束。
“将军饶命,某有情容禀。”
杨悦帐下一个懂吐蕃语的幕僚正待上前询问,俘虏中某人突然高呼道,而且说的居然是大唐官话。
王全正待离开,见状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是汉人还是吐蕃人?
第002章 生长蕃中似蕃悖
杨悦见得俘虏说话,却并不怎么感到意外,似是见多了这类事情。
“某叫张阿竹咄,祖父张廷本为原州经学助教,后遭吐蕃掠去。因识文断字,被补为舍人,授予红铜告身,乃是……乃是暂冠蕃朝,情非得已。吾父亦识得文字,在寺中抄写佛经,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某未识得几个字,被征为役使,在闾马部军中养马,苦不堪言。”
“汝在那哨铺所从何事?”
“养马、割草、樵采。”
“既有外出之机,为何不逃归会州?汝应知,会州已被灵武郡王收复。”
“州中尚有蕃妻,有小儿,未忍轻离。”
“昔年亦有人抛弃妻子逃归,为何汝不能?”
张阿竹咄讷讷无言。
白居易和元稹就写过这么一个人,“少年随父戍安西”,后来陷蕃,在当地娶了吐蕃妻子,有了孩子。四十年后,终于找到机会,历经千辛万苦,逃到边境。恰逢“边头大将差健卒”,进入吐蕃境内抓俘虏,见到吐蕃打扮的便抓,于是此人被抓了回来。
天子仁慈,不杀他们,诏令流放吴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