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繁华,可是除了这里很繁华之外,其他地方却没有多少人。
因为石头村几乎把附近七八个村子的人给吸引过来了。
而在十多年前,石头村也只不过是二三十户人家,百多号人的小村落罢了。
方圆两三公里范围内的水田、旱地和山地等开发工作,也全都落在了石头村这边。
有意思的是,整个生产队直接一分为二。
石头村这边算是孤悬北边,因为再往北就是其他县城的地盘了。
往南那边则是生产队总驻地,一个小平原地区,囊括了七八个村落呢。
即便如此,这样的乡村单位,在众多领导看来,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临近珠江支流,只能说石头村的水路交通便利,但陆路交通却不咋地。
所以,真不明白石头村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周济民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带他们去看了三公里外,深藏在大山里的水电厂。
“各位领导,这里就是石头村的水电厂,整个村落的电力能源……”
参观水电厂的时候,周济民轻描淡写地介绍着。
发电量并不多,但不仅足够石头村使用,还有很大的盈余。
北江县领导这才惊呼了起来,原来这就是年产值达到五万元的水电厂啊……
这年代的电,十分昂贵。
电力工作人员收取电费,只需要数数灯泡,这种方式也被称为“包灯制”,这便是五六十年代城市电费的缴纳方式。
一般人最常用的是十五瓦的灯泡,只有有钱人才舍得用25瓦的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