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让资料留在陈飞手中。
西派很会搞舆论,也很能说服人加入他们的派别,吸纳陈飞的可能性高达85,再加上陈飞本身还想为国做贡献,这个可能性更高了。
陈飞接掌兵工厂已经超过20年,从锐气冲天的少中年到如今,满腔的热忱已经快全部变成暮气了。
研发新产品,壮大兵工厂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与缺少经费中,早就成为了记忆深处一个不大亮的点,即使午夜梦回,就连陈飞自己,也忘了自己曾有过那样的壮志豪情。
北伐战争开始之后,各地所需枪支子弹骤增,可是陈飞的日子却没有多大改变——全大陆三个兵工厂就那些生产量,他们不可能增产,也没办法增产,又没有足够多的军费支撑,更不想卷入内部相争华国人杀华国人的泥淖,所以该如何便如何,对政府军的需求能推则推。
政府方面很不满,认为每年拨的军费不少,兵工厂从未有过亮眼的表现,着实不该。见多次催促,陈飞那里都没有什么成绩,便发了雷霆之怒,一纸调令过来,同时送来了个极有地位的副厂长王甘棠。
陈飞在兵工厂待了20年,对兵工厂是很有感情的,一朝多了个副厂长在旁掣肘,心中十分焦灼。可是那位副厂长王甘棠背景深厚得很,来了之后,直接组建自己的领导班底,名义上还是一个兵工厂,实际上一分为二,与陈飞一人负责一部分。
王甘棠要走了相对好一些的机器,又挑走了一部分年轻且还算会钻营的工人,最差的机器与年迈无力的老人,则分给了陈飞。
陈飞知道,兵工厂本身便有技术落后这个致命的弱点,若再一分为二,断绝交流研究,怕是更难生产出好的枪支,因此是不同意的,可是他不同意也没没有办法拒绝,只能领了比较差的班子生产。
王甘棠有经费有人,又不知从何处拿到了一些技术上的资料,很快将陈飞排挤得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眼看着自己被比到山沟沟里,就要被“有能者”王甘棠挤出兵工厂,陈飞已经快绝望了。
他开始与合作多年的老师傅告别。
被王甘棠看见,得了一顿嘲讽:“陈先生,我以为我们能合作愉快,没想到……其实即便是兵工厂,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当初社会上的舆论都是,你是这里的老人,熟悉这里的一切,您不能走,我便想着,跟在你身边学点东西,可是,说实话,我是有些失望的。”
陈飞看着王甘棠一脸的得意,一张脸憋得酱紫,可是也无可奈何。
王甘棠嘲讽完,神清气爽地到外面绕了一圈,给上面发了电报,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