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反而成了一件好事,至少以后销售不归他管,就算货卖不出去也和他没了一毛钱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李家福还是很配合工作,把一分厂现有的销售渠道和联系方式等全部移交给了孙耀良。此外还和孙耀良说了不少一分厂在销售方面的困难,孙耀良很认真地听着李家福的讲述,并仔细做了笔记。
午饭过后,孙耀良敲响了宋援朝办公室的门。
“怎么?和李家福谈过了?”
“谈完了,我想和你聊聊。”孙耀良进门后径直坐在宋援朝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也就是佘亮的椅子上。
佘亮虽是副厂长,可他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中起码有六个小时泡在车间里,今天也不例外,吃了午饭后又去车间了。
“说吧,感觉怎么样?”宋援朝丢了支烟给孙耀良。
接过烟点上,孙耀良吐出一口浓浓的烟雾摇头道:“这个李家福根本就不是做销售的料,采购这块我不清楚,但是他这样做销售,凭他的思路厂子里产品能卖出去才怪了。”
宋援朝没说话,静静等着孙耀良继续往下说。
孙耀良把手里的本子打开,翻到他记录的页面倒过来向宋援朝那边推去:“你看看这些,目前一分厂的销售渠道十来年没变过了,除了供销社就还是供销社,这样的销售方式太狭了,而且据我所知目前供销社的市场竞争力已经弱了不少,城乡结合地带还马马虎虎,但在市区方面根本就竞争不过别人。”
“现在金陵市区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几大块,一块是果品公司,一块是粮油公司,还有一块是百货公司。这三大公司基本占了金陵全市70%的销售渠道,而且他们都有自主的采购权,虽然有部分产品因为目前计划因素暂时在供销社进货,可从利润角度来看从供销社进货相比直接厂家进货起码高出五到六个点,如果不是计划要求必须每年满足部分份额的话,如果我是这些公司的经理打死我也不会拿供销社的货。”
“此外,就是普通的小店了,这些小店你们南方也叫烟纸店,在北方统叫小卖铺。这些小店别看不起眼,却遍布全市范围,它们的进货渠道除供销社外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三大公司了。”
“但从现在看来,我们一分厂的销售渠道就只有供销社这一块,根本就没和其他渠道产生任何直接合作。目前金陵生产汽水的厂家不少,除一分厂外至少还有五六家有名的汽水厂,再加上一些大企业自己内部的汽水车间,产品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谁会特意去进我们的货?”
“其实就算是供销社也是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