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好那个“像样的男/女人”。这时常让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名为“人生”的戏剧舞台上,有点荒诞。流行的理论是:女孩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只有一点点,而男孩需要很大,所以女孩应该缩起智慧、愿望、邪恶、恐惧、愤怒和胸怀,男孩则相反,越扩张越好,就像坐地铁时的双腿。她mama从不会强调这些,这是她喜欢mama的一点。但她不喜欢mama的地方也有,没错,一个冷静、独立、可靠的人,有时候是冷酷。六岁时,她想学钢琴,当时她刚上小学,学校门口的那条街上有个琴行,每次路过都传出优美的乐声。《致爱丽丝》。她被那美妙的旋律吸引住了。旋律的本质是数字差,以一定规律排列的音符能够传递情感,就像将像素点排列成图像,存进硬盘,然后在电视上播放。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看得见听得着的情感。“不行。”但是mama一口回绝,“你在学跆拳道,你兼顾不了两头。你的能力有限,只能一次做一件事。况且,你没有天赋的,学了也不会有结果。”她仍然坚持,说自己就是想试试。“你也告诉我,只要足够努力,就没什么做不到的。”mama看着她:“好,你要试试,那你就要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卷,我们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好吗?”所以她格外努力,努力了就有奖励。然后呢?mama总是对的,她很难兼顾好学习和两个兴趣班,同时在三方面拿出优秀的结果。她用自己当实验品,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她放弃了钢琴,之后也更听话了一点,mama给的每个建议都照做,每次批评都反思。(“你的那个朋友,品行是不是不太好?”所以她清除掉一些朋友;“才96分,你可以更好的。”“怎么145呢,是不是松懈了?”所以她彻夜学习。“如果更外向一点,多微笑,才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她多微笑。)迈入成年生活后回头看,这些建议确实令她获得了成功的人生。meimei六岁时,她们搬家了,搬去了一个更大的房子,mama的生意风生水起。meimei七岁那年,家里客厅空着的部分多了一台三角钢琴,一个戴着窄框眼镜,看起来不友善的女老师会在每个傍晚过来,教meimei弹钢琴。《致爱丽丝》,到《野蜂飞舞》。meimei常常边练边哭,手被教鞭抽得通红,来找她要安慰(因为去mama那里不会得到安慰)。她就对着meimei的手吹气,想起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