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上江超市在收银台旁边放上套子,顾客买单的时候,顺便搭上一盒,不知不觉,也很贴心。
比起以前那种厚得像一层牛皮的套子,显然,这种超薄款更受夫妻们的喜爱。
居委会大妈听说这是江行野开的公司做出来的,跑来跟许清欢说,“你家江同志可真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许清欢心说,这得感谢她家老三。
时隔四年后,张长青和江保华都退休了,新上任的县领导班子请他们出马,带队前来找江行野,请求他出面接手上江大队的那几个厂子。
厂子都快荒芜了。
这一次,江行野没有推辞,接手了那几个他自己一手操办起来的厂子。
保留了所有员工,但调整了经营范围,缝纫机的业务被优化,增加了汽车设计与制造。
江行梅毕业后进了燕城的服装厂上班,她踌躇满志地准备做设计,结果,人家让她当了技术员,成天就指导裁剪工开裁床,质检人员把关厂子质量。
毕业后,她听许清欢的和霍迟尽快结婚,三年怀了俩,现在一儿一女,孩子都交给了老人带,她从单位辞职,接手了四姐妹服装厂。
霍迟在燕城军区,部队里也没有啥好企业安置军属,他回家的次数也少,江行梅正好可以搞自己的事业。
许清欢建议她将来把总部放在燕城,上江大队那边可以只当一个加工厂,将来扩大之后,燕城和申城都可以建工厂,呈三足鼎立之势。
江行野重新盘活了上江大队的那几个厂子之后,在燕城买下了一块地皮,打算建大楼,一是总部,二是组建研究中心。
至此,许清欢才发现,江行野的商业版图和书中所描述的还是不一样了。
他没打算搞什么大棚蔬菜,也放弃了家具经营,不打算和民生打交道,而是一心搞科技。
燕大五年半的高校教育,许清欢空间里的书,终究还是塑造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江行野,他的能力,野心和格局,已超越这个时代的人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