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了今天的刺客牺牲了的消息,他们并没有立刻去想刺客的身份之类的后续问题,他们沉浸在这个敢于反抗者已经死亡的坏消息里。
另一些人的悲伤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这个刺客的牺牲被沾满鲜血的大太监当成了卖惨的筹码,而且,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刘大太监口中那几个可怜的被牵连的小太监正是这些大太监奉命斩杀的,刘大太监用这些人命攻击阁主,此举已经无耻到了一个令人恶心的程度,这种悲伤具有极大的愤怒的成分。
还有极少数几个人的悲伤是因为他们察觉到了众人对太监愤怒和排斥并不完全是全部正当的,其中的某些人只是怀有一种以正常人自居的对残缺者的优越感,这种人怀疑刘千芳的话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思考出了漏洞或者怀有什么理性的怀疑,不,这种人只是单纯拒绝认为太监这样的残缺者能做出什么好事。
一时间,在场众人从不同角度发出的愤怒驳斥或纯粹叫骂充斥了每个人的耳朵,巨大的愤怒情绪如暴风雨般席卷了皇城前的这片广阔的场地,谁也听不清自己或旁人在说什么。
解春风正要开口,裴牧云拦住了他。
于人们而言,师兄刚才的话并无不妥,可对于这些高级游吏太监,师兄刚才的话已经激起了对方的不满。既然要谈判,应当考虑对方的感受。
解春风会意,他甚至向后退了半步,以一个动作向这些大太监们彰显发言权的交换。在无心的人眼里,这并不是什么大动作,但在惯于阴谋弄权的人眼里,这个动作会被识别为颇有深意的退让,甚至附会为他们两人内部的某种权力压制。
人对他人的看法,往往并非他人的真实写照,而只映照出了自身的真实偏见。
体会到师兄这个配合举动蕴含的调皮,裴牧云压住嘴角,才看向刘千芳。
意识到天疏阁主要说话的人们逐渐安静下来。
“你刚才的讲述,天疏阁很难查证真伪,”裴牧云无视发出冷笑的大太监们,并且没有给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早已准备好反唇相讥的刘千芳开口的机会,坚定地往下说,“但在此刻,我愿意假定你是诚实的,直到有确切的证据推翻你的讲述。”
大太监们齐齐一愣,他们自己手上有多少血债,他们心里清楚得很,他们当然并不想死,更不想白白拼命送死,可今日京城暴动的局面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死局,就算没死在风云手里也要死在浑沌手里,他们能选的,就只是死在哪一方手里和死前拉不拉百姓垫背而已,而这两个选择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区别。
但是天疏阁主的话着实出乎他们意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