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趣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杂趣书屋 > 无字史记(出版书) > 无字史记(出版书) 第7节

无字史记(出版书) 第7节

纠正了彩陶文化传输路线,那么前面谈到的矛盾就解决了。以伊朗、伊拉克为中心的彩陶文化向东经过草原带输入中国的腹地,然后再从中原地区向周围扩散,包括向甘肃、新疆的西面扩散。

搞清楚了彩陶文化的传输路线,我们再回头看一下青铜技术的西来。铜冶炼术在西亚诞生后,扩散方式几乎与彩陶文化是一样的。学者们曾经制作古代世界青铜技术分布图,青铜技术依次出现的地区是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最后是古代中国。显然,距离铜冶炼术和青铜技术起源地越远,就越晚出现这些技术。

从中国青铜技术的分布情况看,最早的铜器和冶炼遗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北方草原带和东部山东地区(考古学家称为海岱地区)。在中国青铜时代的早期,铜器数量以西北地区最多,发现铜器数以千计;次之是中原地区,比如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数百件铜器;然后是北方草原带如内蒙古地区,而海岱地区发现的铜器数量最少。总之,中国早期铜器整体上看从西向东越来越少。

但是,在西部地区存在着铜器和青铜技术从东向西传输的一些迹象。比如在甘肃,东部的铜器年代较早,西部的铜器年代较晚,青铜技术有从甘肃东部向西部传输甚至再传输到新疆东部的现象。因此学者猜测,青铜技术应该是从草原带先进入中国北方草原,然后向南传入中国甘肃东部,再分别向东、向西传播开来的。青铜技术与彩陶进入中国并扩散的方式很相似。

远古东西方的交流是漫长的,借用今天计算机的一个术语来描述,彩陶技术与青铜技术的传入很像是“断点续传”,可能存在多次传入的情况。比如,彩陶技术在距今8000年前诞生后,可能只用了700年的时间就第一次传入了中华大地,但是那时的彩陶样式和后来的彩陶样式有很大不同,都与西方不同时期的彩陶技术有联系,所以后来应该还有东西方彩陶技术交流的情况发生。数千年中,青铜技术从草原带向南的传输可能更为频繁。

另一种从草原带传入中国的物品更是令人匪夷所思,那就是热带海贝。

在二里头遗址里出土了一些海贝,主要随葬在贵族的墓穴中。贝壳上有穿孔,可用丝绳穿系起来,戴于颈上和胸前。墓葬规格越高,用的海贝越多。海贝是作为那个时代的货币和财富的象征而在上层阶级中使用的,这种习惯至少延续到了商朝,甲骨文中就记录了商王赏赐某某贵族多少海贝,作为完成某工程的经费和酬劳。起初学者们以为,这些海贝应该来自中国的近海,从东面沿海的东夷部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