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美国不下几十个地方,不同的中国隐秘机构的关键人物,都与扎克里一样,思考着攻击的策略,并且着手准备自身可以利用的人力、财力和其它的手段。
电工德里克,爬上了又一户居民的屋顶,他要为这户人家替换卫星电视接收器。
没有人注意到,这是特制的接收器,除了正常的接收功能以外,它还相当于一个被动接收信号的雷达,附近10公里范围左右的特殊电子信号,都可以被它接收并转发,通过一定的中转渠道后,最终被超级电脑接收并进行数字化分析。
这是遍及大部分美洲地区的隐秘导弹和武器监控网的一部分,南北美洲大约4000万平方公里,其中超过2500万平方公里,要被纳入这个监控网,使用的终端电子信号被动接收的仪器,就超过1000万个,这都要在2年的时间之内,完成部署。使得无论美国从美洲哪一个地方发射武器,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纳入监测,以便很快击落它。
这只是地面的系统,在太空,自然还有卫星的全面监控系统。而等到战争开始的时候,还会有无数的微型无人机,形成网络化监控。cfia已经在美国,规划了战争阶段的“网格化人员管理系统”,渗透美国的数十万情报人员,都会动员起来,分布在全美,对各种智能设备进行隐秘的操控,实现地面、空中和太空,三重侦察无所遁形的监控体系。
上述的监控体系,是针对“物”的,重点是武器,尤其是导弹或飞行器。针对“人”的监控体系,这个时候也根本不再顾忌太多的因素,开始全面的扩展部署。
这是总体上名为“星际风”监控系统的部分,它有4个子系统:包括“棱镜”、“核子”、“主干道”和“码头”。核子负责截获电话通话内容和关键信息;主干道负责电话监听;码头负责互联网监视;而棱镜计划主要用于互联网信息截取。这样古怪的命名,还是在九十年代计划创立的时候,领袖李思华亲自命名的,当然除了赵云腾以外,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名字是如此的古怪,尤其是那个“码头”,鬼知道当时领袖是怎样想的。
其实李思华只是把原时空美国人监视全球的计划,借过了名字而已,这也是她的恶趣味,在新时空,反正美国人没有这样的力量去监视全球,只有中国才有,所以索性连名字都一锅端了。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