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山东沿海地区回咸阳的路真没那么好走,才这么几天根本走不回去。
嬴政给霍善分享了一张黄河边上的风景图,霍善喜欢的大船赫然入镜。
秦汉时期的黄河还不叫黄河,而是单独称为“河”,只不过甭管它叫什么,河水都同样汹涌。
霍善巴巴地看着大船好一会,恨不得马上过去坐一坐。
苏轼却说这船没什么稀奇的,霍善不如跟他回去,当天就可以直接坐海船渡海去。
嬴政:“……”
霍善听后马上被苏轼的话吸引了,问苏轼是不是真的可以带他去渡海。
苏轼认为完全没问题,还可以带他去海边赶海去。
到了一个新地方,那必须得去找找有什么好吃的!
霍善积极表示自己等苏轼回去当天马上跟过去上门复诊。
嬴政:“……”
迟早找机会砍了这个苏东坡。
第105章
一天不作死就浑身不舒坦的苏轼成功撩起嬴政的杀意, 心满意足地关掉交流群研读《随园食单》去。
这一研读之下,苏轼夜里就有些睡不着了,脑海里想的全是粉蒸肉、芙蓉肉、白浪肉以及猪蹄膀的四种做法。
苏轼原以为自己算是猪肉为数不多的知己,没想到到了袁枚那会儿, 猪肉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
袁枚还将猪肉称为“广大教主”, 认为上至供奉祖宗下至百姓日常三餐都少不了它,算是人们最常食用的肉类。真想去这随园作客啊!
事实上如果苏轼去随园做客, 肯定能听到很多人对他们这些唐宋文人的指指点点。
要知道明清读书人写诗不行, 但是最爱写诗话, 袁枚就曾写了本《随园诗话》对古今诗坛指点江山。
袁枚认为苏轼和李白这两家伙写诗全靠天赋莽,技巧那是一点都没有的, 大家学写诗可千万别学他俩, 否则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狗。
对于苏轼不肯下苦功夫这件事, 袁枚是很痛心的, 时不时就要提上一句“这家伙的诗写得实在不咋样”“都说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看倒未必”“你看他晚景凄凉就是他仗着天分高不努力的结果”。
袁枚对苏轼诗作的评价已经不算高了,但明清一些文学批评家对苏轼的批判更是离谱到连袁枚都看不下去的程度。
比如有人对苏轼那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发表这样的评价:春江水暖难道就鸭知道, 鹅不知道?
袁枚:不至于这样,真不至于这样。
这叫什么?
这可能就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