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平之战后,大周东京禁军屡经拣选,尽去老弱赢小,可谓是兵强马壮,诸镇州兵更是不能与之抗衡。
因此,明眼人可以觉察到统一的脚步在加快,只要大周内部不乱,这郭家必将开创一个新的统一王朝。
孙孚观堂内气氛热烈,随即向南方一拱手,厉声道:“南面官家两下淮南,伪唐江北诸州皆战栗不已。如今寿州告破,其余江北诸州县的收复也只是时间问题。”
“为官家贺,为大周贺。”
“为官家贺,为大周贺。”
“......”
厅内诸人也随着孙孚喊了几口,但是声音参差不齐,这番模样倒是有些惹人发笑。
李筠见大厅内文武僚属如此行状,他也不故作气恼,来深究厅内诸人的失礼,反而是脸上的笑意愈发热烈。
同时他也连连点头,原先对于这个让他避讳改名的小儿辈,久经沙场的李筠是看不上的。
其实不用说李筠了,就是东京城的禁军高级管军,在郭荣初登大位的时候,都不看好这位太祖义子。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何徽更是在高平之战作为大周右军,率先溃败,一路南奔,把郭荣“卖”给了北汉、契丹联军。
得亏是郭荣当机立断,亲冒矢石,再加上麾下殿前司诸将校用命,后周军队才得以以少击众,反败为胜,重创刘旻的北汉军队。
如果说高平之战,显示出了郭荣的与众不凡,让军中、朝堂和地方藩镇开始接受这位新帝。
那么高平大捷后,郭荣战后问责,以雷霆手段斩杀七十余名军中将校,就可谓是敲响了郭荣从严治军治国的第一锤。
就算是他这个宿将,也不敢再小觑这位东京天子。
这位官家即位这几年,几乎无年不战,西取秦风阶成四州,挫败蜀人,将蜀军再次赶回汉中;两下淮南,尽取江北州县,也是指日可待,当真是对得起一句雄才大略。
但是一想到这位官家的行事风格,李筠不由得犯难,思及自家富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