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的木船有千余艘,杨展仅烧毁了百余艘宝船,张献忠将大部分财宝运回了成都。”
各位看官,杨展打败张献忠后,起初他并不知道沉船里藏有金银。
一位大西军中幸存的船夫,投奔了老乡杨展。他告诉杨将军,张献忠将金银悄悄藏在木鞘中。
载宝的木船被烧毁后,木鞘随即沉入江底。
杨展马上命令军士,用长长的尖枪去江中钉刺沉在江底的木鞘。
先将尖枪钉在木鞘上面,然后再将木鞘拖带上来,用这个办法回收了不少装有金银的木鞘。
在整个四川,当时因战乱饥荒很严重,唯有杨展的家乡嘉定富庶安定。
据历史记载“展取所遗金宝,以益军储,自是富甲诸将。”
说明江口大战后,张献忠宝船里的沉银,大部分被杨展打捞上来,一部分作为军需储备,一部分赏给了家乡的诸将。
赵尔丰着急地问道:“那为什么后人还一直在寻找锦江藏金呢?”
渡边耐心解释:据文献记载,“沉银”和“埋金”是不同时间的两个事件。
“沉银”在前,“埋金”在后。锦江“沉银”说的是张献忠的宝船,被杨展烧毁后,船上的金银财宝自动沉入江底,属于被动沉银。
锦江“埋金”,史书上称为“锢金”,是张献忠被杨展打败,回到成都后,把金银埋到锦江里,这是他主动藏金。
赵尔丰道:“渡边教授,你对张献忠藏宝有深入研究,我完全相信你。我派个‘摸金校尉’配合你,先去寻找锦江里的‘锢金’吧。”
于是,赵尔丰令“摸金校尉”马飞龙,听从渡边的指挥,到锦江河流全域去勘察。渡边要人安排人,要钱就给钱,务必找到张献忠的水藏财宝。
马飞龙随考古队一起,顺着锦江河流,在两岸跋山涉水,苦苦寻找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查到张献忠藏宝的蛛丝马迹。
渡边在锦江没有收获,他就带考古队进入岷江,去新津渡口周围询察。后来又去青神江考察,都没有找到张献忠藏宝的线索和踪迹,渡边心里非常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