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被问:请问你家中可有女儿?
读书人点头:小女刚满周岁。
问:等她十一岁时,你可愿将她送人为妾?
读书人:谁敢打我女儿的主意,我和他拼了!
言必,大窘,以袖掩面仓惶离去。
这件事闹哄哄一个多月,最后收场还是因为一名村妇。
村妇的女儿被人拐走,找到时已是奄奄一息,没救过来,还是死了。
小姑娘被一个老光棍买走,活活蹂躏而死。
那村妇在衙门前击鼓鸣冤,以头触地,鲜血淋漓。
此事一出,次日的晨报上便有鬼箭的文章,将此事与高芦事件相提并论,这一次,那些高芦的支持者们一起变成了哑巴。
何苒问起那对姐妹花的近况,一问才知,这对姐妹差一点连命也没了。
尽管高芦被迫写了放弃书,可她们却无处可去,她们已经出嫁,娘家不能回了,而她们也不敢回族里,回去便是死路一条。
两人只能暂时留在高家,当然不再做妾,现在是丫鬟,常常被刁难,更是被高芦的原配和妾室们打得遍体鳞伤。
冯撷英无奈,只能求到秀姑那里,秀姑亲自去高家,将她们接了出来。
钱塘与金陵有五百多里,虽然此事传得人尽皆知,但是真正见过她们的人并不多,更何况见过的人也仅限钱塘。
秀姑把她们送到了仁义书院,交给纪书君,她们改了姓名,做了仁义书院的学生。
这就要说起仁义书院招生的事了。
虽然书院办起来了,但是招生的情况却很是让人头疼。
整整一个月,也只招到五名学生。
这五人都是出自官员之家,有从京城派到江南的新晋官员的妹妹或者女儿,也有当年南下官员家中的女眷。
没有一个来自民间,更没有出自江南世家的。
何苒听说之后,让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