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地点点头,诺雅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戒。
皇上这才缓缓地扫过众人的脸,对三皇子道:“卿修,将你手中的供状交给太子看看。”
三皇子上前,将手里一分奏折递交给太子,然后后退几步,离了太子数步远,百里九不动声色地靠过去,站在太子身后三尺之处。
太子狐疑地接在手里,打开来看,面色顿时大变,愤而将奏章“啪”的一声合拢,怒斥道:“胡说八道,栽赃陷害!”
皇上抬手将案首的几封信拿起来,丢到太子跟前的地上,冷冷地道:“你自己看吧。”
太子浑身压抑着怒火,将地上的的书信捡起来,拆开封口,取出信笺后展开,也只是瞄了一眼,就恨恨地丢在地上,指着三皇子的鼻子就开骂:“早就知道你觊觎我这太子之位已久,今日终于出手了。你从哪里伪造了这许多的书信诬赖我?
“卿勋,这些信件与状纸都是卿修与大理寺,刑部几位大人联手审理出来的,怎么,难不成是冤枉了你?”
楚卿勋是太子的名讳,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磕头道:“这些书信都是凭空捏造,孩儿从来都没有与这广府知府打过交道,更没有做过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还请父皇明察秋毫。”
原来,果真是邯郸一案的幕后之人,调查到了太子的头上。若是负责调查此案的只是三皇子一人,可信度还有待商榷,可是如今乃是皇上极为信任的几位肱骨之臣联手,而且封锁了消息,禁锢了人身自由,也怪不得皇上会直接大动肝火。
“你说你不识得广府知府,可是为何户部调查案卷,这游道举当年并非科考录取,乃是你大楚一十七年亲自举荐的呢?”
“亲自举荐?”太子犹自不信,转头看看老太师,李太师低垂着头,暗地向着他瞟了一眼,偷偷比划了一个手势。太子心里就凉了半截。
可能,这游知府果真是自己举荐的也不一定。
顿时他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不知如何辩驳才是。
皇上将他的一言一行全都看在眼里,忍不住心里一沉,仅剩的一点希望尽数化为泡影。
此事,在场的许多人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