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的战争持续了二十多天便告知结束,以俄国的惨败结束。因为一号法令彻底崩溃了俄国的指挥体系,结果,在战役中约有2100多位军官被不听指挥的士兵枪毙,八万多的俄军士兵选择了成为逃兵,二十七万士兵举着锄头跟木棒,在督战队机枪的威逼下被迫向对面同盟国的战壕跟铁丝网阵地发起进攻。
6月9日,前线惨败的消息传来,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15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游行,示威群众高呼“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要求苏维埃中央执委会立即夺取政权。
因为交涉未果,下午2时彼得格勒军区司令以“维护市内秩序”为名下令部队向示威群众开枪,造成400余人伤亡。临时政府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封闭《真理报》并通缉列宁。临时政府至此完全掌握了政权,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控制的苏维埃成为附庸。
6月27日,克伦斯基代替李沃夫任临时政府总理。7月9日,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第二届临时联合政府。其主要成员为立宪民主党人、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资产阶级企图进一步消灭苏维埃,建立反革命军事独.裁。
由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控制下的苏维埃变成了临时政府的工具,资产阶级公开使用暴力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
因此,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指挥下,提出了准备武装起义的方针。
8月到9月间,俄国国内两大政权的斗争进入白热化,经过了一番勾心斗角之后,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苏维埃已转到布尔什维克党方面。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士兵骚动,革命形势完全成熟。
布尔什维克党再度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并在全国各地着手准备武装起义。
在举行武装起义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党内发生了重大分歧,列宁坚持由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而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却反对列宁关于武装起义的思想和具体计划,并把这一分歧公诸于众。
1917年9月17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在非党杂志《新生活报》上发表不赞成党中央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的声明。他们的这一行为受到列宁的严厉谴责,但列宁却得到了“区联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